17.10.2008 全天

于滨教授演讲

于滨教授在其演讲中深入探讨了上世纪以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他以假设为基础,即两国关系在各阶段中由不断交替的“爱与恨”所决定。这种模棱两可的关系总是与政治和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于滨教授在演讲中谈到了以中国的立场来看,美国在两次鸦片战争后所扮演的正确的外交角色,以及美国间接赔偿中国在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对美赔款,方式为经济资助中国大学生在美国学习,这一行为至今仍在继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麦卡锡时代,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国关系打上了“疏远和冰冷”的烙印。中美关系再次复苏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接下来的数年里直至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寻求对内对外稳定的愿望决定了两国关系。

在这一前提下,尽管乔治.W.布什不同于其前任比尔.克林顿而将“稳定、可靠的中国政策”提到两国关系的突出地位,他的任期也仍然完全得到了正面的评价。
在演讲后的讨论中一些直接影响两国外交关系的事件被提及,比如美国的对台政策以及中国对此政策的看法,科索沃冲突期间美国误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战斗机击落美国侦察机及其后的政治纠纷等。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最近美国向台湾的军售问题也被提到。此外,话题还简短涉及到了以姚明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人士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演讲活动在谈到当前美国的总统大选问题和美国亚裔选民对两位总统候选人持何种态度后结束。
整个演讲活动涉及的话题相当丰富,争议性的问题也得到了激烈的讨论。
关于演讲者:
于滨教授现任美国俄亥俄文博大学(Wittenberg 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兼任上海美国研究所特约资深研究员。于滨教授在中国与美国多所研究所任职,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特别是中俄关系以及“911事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于滨教授撰写过多本著作并在亚洲在线、《战略评论》、《哈佛国际评论》以及《世界政治》等网络与平面媒体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此次学术演讲由纽伦堡-埃尔朗根孔子学院与纽伦堡德国-美国研究所合作举办。演讲使用英文,主题为:
中美关系---未来将会怎样?


U.S. –China Relations – 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
In comparison to Russia, does China only look to secure energy resources or does it look aggressively for global influence? What ar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its economic strength? Is China able or willing to take responsibility regionally or globally? How and in what ways should the U.S., Germany and Europe cooperate with China?

合作机构